技术交流 新闻信息 首页 您的位置:
锐意改革搭建信息安全平台
http://www.cdst.com.cn    发布时间:2009-09-17    来源:中国企业报    点击次数:9668

〖字体: 〗〖背景色: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打印本稿〗〖关闭

    刘振南

    在航天工业总公司及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简称航天信息)工作期间,刘振南组织及主笔草拟编制了几个航天工业五年发展计划,规划了我国空间技术(卫星、运载火箭、载人飞船等航天型号)发展思路,组织论证了加强航天工业技术改造的报告,并逐一得到国家认可,从而提升了我国航天工业的科研、试验、生产手段与水平。他还提出了改革航天工业管理体制的思路和利用国家企业破产改革等政策,主辅分离,使航天工业在国家支持下甩掉沉重包袱,轻装上阵,焕发青春,赢得更大发展。

  在航天信息工作期间,刘振南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管理创效,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以航天信息为家,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秀信息企业为己任,为航天信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创造了卓越的业绩。

    引导二次创业 实现成功转型

    在刘振南出任总经理前,航天信息的主业主要集中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业务上,防伪税控系统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6%以上,对公司主营利润的贡献率高达91%。但是随着2003年防伪税控系统的全国大规模推广覆盖,该项业务发展空间逐渐受到制约,公司也自2003年起进入徘徊发展阶段。

  刘振南上任后,经过充分的调研,面对处于战略转型期的航天信息,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战略构想,确立了公司“巩固基业,拓展主业,协同创新,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通过科学规划,经营班子制定出一整套发展战略,实施了全新的经营思路,公司在公安、教育、军队、金融、交通等领域成功实施了相关多元化拓展。

  经过几年的锐意进取,航天信息一举扭转了2003、2004年连续两年经营业绩徘徊的局面,再次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公司营业收入由2004年底的20.27亿元,增长到2008年底的59.31亿元;利润总额也由2004年底的2.9亿元,增长到2008年底的8.15亿元。同时,公司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非税控业务逐年递增。到2008年,公司非税控业务的整体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由 2005年的24%,增长到70%;非税控业务毛利比例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公司主业单一的局面已经彻底改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公司的战略转型获得了成功,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大大加强,公司也已从一个政府主导为主的企业成功转型成为一个具备完全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公司品牌得以大幅提升,跻身国内一流IT企业行列,并于2009年首次入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百强IT企业。

    强化科技创新 增强企业实力

    2005年,在刘振南的直接领导下,航天信息数字技术研究院正式建立。依托航天科研院所的雄厚实力,联合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航等国内高校,航天信息进一步完善了自主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研发,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通过对以防伪税控系统升级换代为代表的多项重大研发项目进行重点突破,确保关键新产品的及时入市,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几年来,刘振南率领航天信息的研发团队不断地开拓进取,已取得专利33项、软件著作权80项,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家许可的电子认证CA中心和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密码芯片,在防伪税控系统及延伸软硬件产品、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软件、税控收款机、数字多媒体卫星地面接收终端等方面的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先后推出了以防伪税控一机多票系统、税控收款机、企业管理软件、票据打印机、加解密服务器、电子支付密码器、ETC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sino品牌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公司产品线,为公司开拓新兴业务领域、加快公司市场化战略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航天信息博士后工作站正式建立,公司也积极挖掘和引进了一批技术领域高端领军人物,与清华、中科大、西交大、北航等高等院校和中科院等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进行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发和应用研究,公司已初步建立起一支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创造性突出、梯队完备的研发人才队伍。
勇担社会责任 用心回报社会

    航天信息研制开发国家“金税工程”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曾被誉为新税制的“杀手锏”和“生命线”,为我国的纳税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是用科技手段建设我国信用体系的成功典范,为增加国家财政税收、规范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的经营行为、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地遏制了利用增值税发票偷逃骗税的犯罪现象,每年为国家增加税收达数千亿元以上。

  公司参与国家公安部“金盾工程”的建设,并通过实际运行,每年抓获各种在逃犯数千名,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社会安定。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8年,刘振南带领着航天信息逆风飞扬,全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又实现同比较大增长。到2008年12月底,航天信息已累计实现收入236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总额29亿元,上缴税金6.6亿元,累计分红7.7亿元,连续8年被评为纳税信用A级企业,连续4年入围全国行业纳税百强企业行列。

  航天信息飞速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刘振南所付诸的辛勤,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协同创新的管理理念、开拓进取的战略思维促使航天信息在稳健发展的基础上跨越式前行。这位航天信息的掌舵人用自己的行动不断为社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在“事业成功,回馈社会”的价值理念下,很少花钱打广告的航天信息,在2007年出资40万元,捐助井冈山革命老区的马市镇中心小学建设一座全新的教学楼,大幅度改善了该校的教学条件;在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100万元的 “航天信息爱心基金”,用以支持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2009年,航天信息出资180万元,援助震后建设四川安县秀水镇一所航天信息小学等。一直以来,刘振南领导的航天信息积极支持公益事业,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倡导人本协同 奠定企业基础

    几年来,刘振南始终倡导“以人为本,协同创新”的企业经营理念,率领航信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出并带领大家建立了公司“信息化”、“内控”和“研发”三大支撑体系。在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资源配置、人才建设、信息沟通、目标管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制定并完善了科学的工作管理流程、规范和制度,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了以业务为主线,以产品链、供应链、销售系统和职能系统为业务支撑的事业部制的战略组织架构。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刘振南特别强调“人”这一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结合组织机构调整,制订了一系列措施改革人才管理机制。一是引入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二是建立了人才交流机制,形成公司总部与分子公司之间人才有序流动的渠道;三是健全了员工任职资格体系;四是建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五是建立了以关键考核指标(KPI)为核心,部门、项目和员工互为促进的绩效管理体系。此外,结合信息化建设,梳理了业务流程,通过引入ERP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服务管理系统、研发配置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IT系统,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通过坚持不懈的管理创新,公司管理的规范性和执行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发展战略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刘振南的带领下,航天信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司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的排名也逐年上升(2008年综合排名第40位),并先后荣获了“2006年最具竞争力上市公司第15名”、“2007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百强”、“2008年中国IT创新企业奖”、“2008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2009年全球IT百强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信息安全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等奖项。同时,作为公司总经理,刘振南为公司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与称赞。2006年,他被中国企联评为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优秀领导人;2007年,他被伦敦卡斯商学院评为全球年轻有为CEO50强的第10名;2008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颁发的科技创新组织奖,被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评为“2008年中国IT年度人物”,被中国企联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同时,还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信息安全产业成果研讨会上获得“改革开放三十年,信息安全产业创新人物奖”。

 
 

版权所有:成都市世腾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联系:shiteng588@163.com    售前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2002-2025 by 世腾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8104013号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5291号    法律顾问:  四川汇韬律师事务所    周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