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 新闻信息 首页 您的位置:
技术支撑体系:构筑信息安全屏障
http://www.cdst.com.cn    发布时间:2008-04-01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次数:13404

〖字体: 〗〖背景色: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打印本稿〗〖关闭

     ——记“现代服务业服务交互支撑平台”课题组 

 
 
    记者:胡唯元

    课题描述:现代服务业服务交互支撑平台运营建设

    点评专家:张建军(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政务项目合作部副总经理)

  作为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代生产工具,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正在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数字媒体、数字教育、数字社区、数字医疗、数字旅游,这些现代服务业典型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构成数字信息社会的基本框架。

  正因为这个“基本框架”应用了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意义显得更为紧迫:它不仅涉及到巨大的产业利益,更关系未来信息社会的核心问题———安全。

  多层结构:奠定系统创新

  基于信息社会技术支撑体系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我国信息化市场潜在的巨大商业利益,信息技术发达国家通过垄断知识产权直接或间接输出技术、产品、IT服务等方式实现在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布局;或选择与本土企业战略合作,以推动西方技术垄断前提下的跨国企业本土化。这不但遏制了民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更为我国信息社会技术支撑体系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其整体水平以及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乃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支撑现代服务业的技术自主创新不够,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现代服务业的技术体系是由几个逐层支撑的层次化结构叠加构成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政务项目合作部副总经理张建军说。

  这个层次化结构包括4个层面:首先是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包括高性能计算资源、海量存储资源、公共网络资源(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其次是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数据资源(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库)、共性服务资源(政府许可、安全认证、支付清算、征信信用、计量计费、授权管理、责任认定、搜索服务、即时通讯等)。第三是服务交互支撑平台,包括服务管理、长事务处理、复杂系统调优、多尺度服务组合与验证等,最后是面向行业或区域的应用系统与数据。

  研发支撑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创新。为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设立了现代服务业领域,并把“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软件”作为优先领域;“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旨在围绕现代服务业重要服务领域,突破共性服务技术与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与模式,建立创新与服务交互支撑体系,构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专家点评:

  进入21世纪,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以及现代服务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未来5年,将是我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自主技术:保障信息安全

  “走自主创新之路,以我为主构建具备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交互支撑体系是新时期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必然选择。”张建军说。

  如果分析一下现代服务业服务交互支撑平台运营建设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可以清晰地得出这个结论。

  它将集成政府许可、安全认证、支付清算、征信信用、计费管理、授权管理、责任认定、搜索服务、即时通讯等自主共性服务,通过可控的服务协同作业机制,实现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数字媒体、数字社区、数字旅游、数字教育、协同医疗等重要领域的交互支撑,面向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安全的一站式服务。

  通过“现代服务业服务交互支撑平台”课题的引领和带动,将解决制约我国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瓶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体系,保障国家对信息社会技术支撑体系的可用安全和可控安全。

  “通过开放平台、开放标准、开放接口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通过正当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秩序,推广优秀的安全产品、普及信息安全意识。”张建军说。

  同时,课题研究还将攻克一批涉及社会生活与经济运行安全的关键技术,使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可以共享数据中心、安全主机、容灾备份、安全认证等有限的安全资源,从而解决安全资源不足、安全意识不够等问题,总体上提高我国信息安全水平尤其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需要。专家点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就业压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谐社会、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配套管理:亟须政策法规到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信息安全和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列提出。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但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网络、存储等基础技术支撑资源的可用性、可控性,以及重要信息系统和信息内容的安全保密,这与当时我国信息化进程处于基础支撑环境建设和独立应用系统开发阶段密不可分。”张建军说。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应用系统的成熟,信息化进程日益向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与业务协同、按照产业链构建信息链乃至跨行业、跨区域协同长事务处理等方向迈进,共性技术支撑体系、服务交互支撑体系在社会信息化构建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凸现。

  仅以基础技术支撑资源和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内容为重点的信息安全战略已难以满足未来信息安全工作的需要,建立安全的共性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交互支撑体系已迫在眉睫。

  国家863计划专项研究专家组组长何德全院士曾指出:“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也没有真正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沈昌祥等专家也呼吁,“应重视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安全问题,将其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看待”。

  “国家信息安全涉及立法、监管、标准、应急、技术以及产业化支持,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有技术是不够的。通过课题实践也使我们意识到,技术支撑体系仅仅提供了保障信息安全的手段和环境,只有政策、法律、管理与监控的配套到位方能使得技术支撑体系发挥最大的安全保障效力。”张建军说。专家点评:

  设立“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目的是充分利用我国服务业和信息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在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以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服务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以企业为主导,通过共性支撑、横向协同和模式创新实现更加广泛的第三方服务。

  ■攻关动态

  发布时间:

  2008—03—25

  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启动

  3月21日至22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在甘肃民勤启动,这将为国家投入数十亿元的石羊河流域生态和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提供科技支撑。

  据悉,该项目以民勤沙漠化防治为重点,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以试验示范区为平台,为国家正在实施的多项石羊河生态综合治理重大工程项目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难题提供科技支撑。项目以民勤县为治理重点,兼顾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开展雅布赖风沙口综合治沙技术集成试验示范;西沙窝雨养型荒漠植被恢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绿洲沙漠化防治与退耕地保护技术集成试验示范;高效、节水型绿洲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上游水源涵养系统保育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水管理技术集成研究。
 
 

版权所有:成都市世腾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联系:shiteng588@163.com    售前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2002-2025 by 世腾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8104013号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5291号    法律顾问:  四川汇韬律师事务所    周艳律师